学科知识
考点一•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1.向心收缩,例如仰卧起坐时,人体由仰卧位至坐位腹直肌是向心收缩;持哑铃臂前屈肱二头肌的向心收缩;
2.离心收缩,例如仰卧起坐时,人体由坐位至仰卧位时,腹直肌是离心收缩;持哑铃臂前屈再复原,是肱二头肌的离心收缩;
3.等长收缩,例如蹲马步、十字悬垂、手倒立等静止动作时。
4.超等长收缩,例如跳深练习时股四头肌作,游泳时的划臂动作肱二头肌作超等长收缩。
考点二•工作状态与机体吸氧量、需氧量
1.真稳定状态时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平衡。
2.假稳定状态时,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小于需氧量。
考点三•脑干对躯体运动的反射
1.状态反射: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就是利用状态反射。
2.翻正反射: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以带动身体使动作迅速协调完成。
3.旋转运动反射:例如,在弯道上跑步时,身体向左侧倾斜,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右侧肌张力增加,以保持身体姿势。
4.直线运动反射:例如,人从体操器械掉下来时用手撑地。
考点四•三大供能系统
1.磷酸原系统,供能在6—8秒时达到最大值,如:举重、投掷项目属于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
2.酵解能系统,供能在30秒-2分钟左右时为供能高峰值,如:200米跑、100米游泳、1分钟跳绳等。
3.氧化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糖类可达1.5-2小时,脂肪可达更长时间),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考点五•组织损伤
1.急性损伤的早期处理原则: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法: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考点六•绷带包扎法
1.环形包扎法适用于头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
3.转折形包扎法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
考点七•常见运动损伤的试验检查
1.肩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①杜格氏(Dugas)症(搭肩试验)②痛弧试验③反弓试验④肩关节内旋试验⑤肱二头肌抗阻力收缩试验
2.肘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①米拉氏试验②前臂外展试验③抗阻屈腕试验④肘后三角⑤抗阻伸腕试验
3.腕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①芬氏征②屈腕试验③腕软骨盘挤压试验④拇指轴心挤压试验⑤掌骨头叩击试验⑥指间关节侧搬试验
4.膝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①麦氏试验②抽屉试验③髌骨研磨试验④膝关节侧搬离试验⑤单足半蹲试验⑥髌骨软骨摩擦试验
考点八•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
2.动作的连结阶段(分化)
3.协调完善阶段(自动化)
考点九•体育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更换练习法、领会教学法
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教学法
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教学法
考点十•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
2.体育教学评价的四个基本构成因素:①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为什么评价②体育教学评价主体——谁来进行评价③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评价什么④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方法)——怎么评价
考点十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考点十二•田径类
1.跨栏栏间跑技术特点重心高、频率快、节奏强,栏间三步步长的比例是小、大、中。
2.背越式跳高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3.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为跳跃,即前两跳为同一条腿跳跃,最后一跳用另一条腿进行跳跃。
考点十三•球类
1.正面双手垫球,击球部位应以两手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桡骨内侧合成的平面上垫击为佳,击球点保持在腹前约一臂距离,准确地击在击球部位上。
2.正面传球击球点约在额前上方一球左右为宜。
3.比赛场轮次计算
①单循环比赛的场次计算公式为:N×(N-1)/2,N为参赛队伍数;轮次计算方法:奇不变偶减一,奇偶指参赛队伍数。
②单淘汰比赛场数计算方法:N-1,N为参赛队伍数;比赛轮数计算方法,如果参加的队数是2的乘方数时,则比赛轮数是以2为底的幂的指数,如果参赛的队数不是2的乘方数,也就是参赛队数介于两个2的乘方数之间,则轮数是较大的一个以2为底的幂的指数。
4.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球出手的瞬间,应当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使球产生向后的旋转。
5.行进间单手肩上低手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一大二小三高。
6.快攻的发动时机,其中抢篮板球后发动快攻的比例最高,抢断球后发动快攻的成功率最高。
考点十四•武术
1.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2.武术基本步型有弓、马、仆、虚、歇步。
3.四击:四击,就是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武术法则。
考点十五•体操类
1.五禽戏中的五禽指的是虎、鹿、熊、猿、鸟(鹤)。
2.口令,在行进间下达口令时,除“向左转走”和“由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时动令落于左脚外,其余动令均落于右脚
3.悬垂: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悬挂在器械上的动作(肩肘低于器械轴)。
4.支撑:指手、臂或身体某(些)部位支撑于器械,肩肘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动作。
5.回环:指身体绕器械轴或握点的连线转动一周或一周以上的动作。
6.腾跃:指整个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
7.摆越:指腿从器械的上面或下面越过的动作。
教学设计模板
以“水平五: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为例
1、教材分析
(1)地理位置:标题、版本、水平段等;
(2)内容:课时、内容简介;
(3)作用价值。
如:《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是选自水平五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技能实践课,是高中年级阶段体育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是篮球进攻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发展体能,提高对球体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等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主要是本节课学生要掌握或初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等。
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过程,提高了什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如:(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的动作方法,能够说出其动作名称及术语,知道其锻炼价值及简单的比赛规则,并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练习和游戏,发展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提高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对球体的感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篮球的练习、游戏及比赛,并能体验篮球活动的乐趣,表现出承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及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教材或教学内容本身固有的,是在教学中必须理解或掌握的最主要的知识、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
(2)教学难点:一是教学中对于学习者而言难以掌握、理解的主要知识点、运动技术环节或运动能力;二是学习者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如:重点:充分向前上方起跳,投篮出手前保持单手低手托球稳定性。
难点:用指腕上挑力量使球向前旋转投出。
4、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的运动技能、生理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等。内容包括:已具备能力(优势);欠缺方面(不足);应对(可有可无)。
如:对于水平五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前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篮球投篮技术,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但是他们在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技术还很陌生。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与好奇心强,但在果敢和面对困难时如何迎难而上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学生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运动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5、教学过程(以“水平五: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第一课时为例)
(1)开始部分:包括集合整队、报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
(2)准备部分:松鼠与大树和徒手操。
(3)基本部分
①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②自主探究练习;
③教师示范、分解讲解;
④学生练习巩固阶段:
练习1:原地挑球练习;
练习2:原地徒手走三步练习;
练习3:行进间走三步练习;
练习4: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练习。
⑤比赛巩固练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接力比赛。
(4)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师生小结、收拾器材等。